分享
AI相关常见名词解释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✅
AI相关常见名词解释
飞书用户6572
8月14日修改
P0|必会(立刻能用)
1.
AI 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
◦
含义:计算机执行通常需人类智能的任务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助手、诊断、推荐、驾驶等全场景智能化。
2.
LLM (Large Language Model)
◦
含义:超大参数的语言模型,理解/生成自然语言与多模态内容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聊天问答、写作改写、代码辅助、数据助理、自动化中枢。
3.
NLP (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)
◦
含义:计算机处理与理解人类语言的一整套技术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搜索、翻译、对话、情感分析、信息抽取。
4.
系统提示与指令层级(System / Developer / User)
◦
含义:上层规约与约束优先级 > 开发者/角色约束 > 用户输入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把模型行为“写死”,确保风格/格式/安全不漂移。
5.
结构化输出(JSON / JSON Schema / 表格)
◦
含义:强制模型按固定结构输出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直达数据库/工作流,避免答案跑偏;便于自动化。
6.
Prompt(提示)
◦
含义:引导模型输出的指令与示例(角色、约束、步骤、Few-shot)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控风格、控范围、控格式,提升一致性。
7.
Token(标记)
◦
含义:模型处理的最小文本单位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影响费用、上下文长度、截断与切分策略。
8.
上下文窗口(Context Window)
◦
含义:模型一次可读写的 Token 上限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决定能放多少资料;长文场景的硬约束。
9.
采样参数(Temperature / Top-p 等)
◦
含义:控制输出稳定性与多样性的超参数。
◦
主要用途与作用:低温求稳、头脑风暴提温;可控创意与确定性。
10.
Embedding(嵌入)
•
含义:把文本/多模态内容映射为语义向量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相似度搜索、聚类、推荐、RAG 检索端核心。
11.
向量数据库(Vector DB)
•
含义:针对向量相似搜索优化的数据库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高效召回相似知识片段,支撑知识库问答与 RAG。
12.
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
•
含义:先检索证据,再基于证据生成答案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显著降低幻觉、让答案有出处;
•
关键实践:
切分(Chunking 300–500 tokens, 10–20% overlap)、重排(Rerank)、引用(Citations)
。
13.
工具/函数调用(Tool / Function Calling)
•
含义:模型按需调用外部工具/API(计算、爬取、DB、代码、文件解析)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从“会说话”升级为“会办事”,打通自动化闭环。
14.
安全与审查(Guardrails / Moderation / Policy)
•
含义:基于策略过滤/改写/拒绝危险或违规内容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合规、降风险、可上线。
15.
观测与评测(Tracing / Eval / 回放)
•
含义:记录调用链路与结果,用任务集与指标打分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定位问题、A/B 迭代、量化提升。
16.
成本与速率限制(计费/吞吐/并发)
•
含义:Token 成本、QPS 限流、配额。
•
主要用途与作用:控成本、控延迟、稳并发。